爱情三角理论”
根据心理辅导员陈晓凤的分析,心理学上有所谓的“爱情三角理论”,任何亲密关系都逃不出承诺、亲密及热情这三个元素。她的观察是:老夫老妻的承诺很多,亲密与热情度很少,年轻夫妻热情亲密感很强,不少是一见钟情式的,承诺却很少。
她说:“年轻人很容易就来电,有爱的感觉,身心灵充满热情,毕竟这是自由恋爱的时代。相对的,相信牵手就要牵一辈子的承诺感很少。老一辈恰恰相反。可是,基本上好的感情关系是铁三角,缺一不可。”
“起步婚姻”最常面对的问题
“起步婚姻”最常面对的问题是:婚后角色与心态的调整,比如:价值观的差异、家事的分工等。
陈晓凤说:“婚后角色的重新定义,需要时间适应。是要改变自己,还是企求对方改变?大家的压力都很大。如果其中一方调适得很辛苦,就要寻求辅导。早点找个旁观者,可以减少彼此之间的痛苦。”
夫妻吵架,呈现真实的自己,对彼此没有隐藏,面对问题是好的;至于如何进一步解决问题,需要的是方法。
陈晓凤指出,夫妻俩会把以前生长的家庭(原生家庭)所学到的印象记忆用到自己的家庭上,却不一定适用。比如:双方吵架时,其中一方不吭声,又不要提出问题;或以谴责的语气贬低伴侣的方式来宣泄心中不满……
辅导中心提供的是处理的模式。比如说:吵架时其中一方情绪激动,可以深呼吸稳住情绪,另一方可以抽离现场。
找律师之前先找辅导员
辅导过一些年轻夫妇婚姻个案的陈晓凤认为:不同性格的夫妻经过角色调整后,可以互补,可惜的是,有很多并没给对方机会。
陈晓凤说:“很多夫妻合不来就找律师解决问题,而不是先找辅导员。其实,不需要把‘辅导’看得太严重,不过是寻求咨询而已。一般美国人每个周末都会找辅导员及心理治疗师谈谈话,没什么大不了的。新加坡人就没有这样的习惯,以为有问题才去辅导中心。”
婚后适应上有困难是正常的,任何健康正常的婚姻也可以寻求咨询,以提升夫妻的生活品质。
陈晓凤说:“只要夫妻俩都愿意前来辅导,那么问题比较容易解决。现在的情况是:大部分是女方上门,寻求协助;男方没有出现,不喜欢在别人面前呈现脆弱的一面,也觉得自己没有问题,是太太的问题。”
结婚不到三年 夫妇分居两次
30几岁的林姓夫妇,在国外念大学时相识相恋。回国工作后,结婚不到三年,夫妇俩已分居两次,见过两个辅导员,还见了律师,来到离婚边缘。
他们不明白的是:为什么自由恋爱没有问题,结了婚以后就有问题?
结婚半年,两人开始吵架,几乎什么事情都吵。夫妻俩心中各有许多委屈,平均每两三个星期就吵一次,吵到妻子想要自杀,精神崩溃,丈夫则万分担心、恐惧。
两人束手无策。
来自台湾的妻子期望丈夫每周能带她上餐馆,吃一顿浪漫的烛光晚餐。生性节俭的丈夫认为没有必要,赚钱养家就够了,平时应多储蓄以养老备用。
结婚前,丈夫本来答应承担家务事,结果,婚后都是妻子在做。
丈夫不喜欢妻子挑眉斜眼的眼神,似带百般瞧不起的意味;妻子则害怕丈夫凶巴巴的神情及鲁莽的个性,不敢出声……
正是这些生活细节无法配合,缺乏沟通,加上价值观的差异,使夫妻俩的感情变酸。但是,他们决定再给婚姻一次机会:到辅导中心去。
最后情况出现转机:夫妻俩慢慢了解、正视对方的心理需求,并愿意相互配合。
做丈夫的,每周带太太上餐馆,耐心地让太太慢慢点菜、用餐,共同享受这个过程。到了星期天,也帮忙太太洗碗。
做太太的,也意识到必须管理好自己的情绪,不要随时失控,也尽量避免给丈夫“眼色”看。
因为天天接触,日常生活细节上的沟通非常重要。辅导员在这个时候扮演的是引导的角色,帮助两人了解彼此的需要。这对夫妇来到善友辅导中心心理辅导员陈晓凤面前,一样大吵大闹,不过,吵得比较有价值,经过八次个别与共同辅导后,夫妻俩已沟通良好,不需要辅导员了。